移動支付、電子社???、無人貨架、面部識別……一個個與大數據、云計算等高科技緊密結合的服務涌入城市中。國家網信辦發布的《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(2017)》顯示,我國2017年數字經濟規模已達27.2萬億,全球第二。
在這種歷史性的變革中,“智慧城市3.0”輪廓被勾勒得愈加清晰,縱橫交匯間撲面而來的都是未來的氣息。而在這樣的趨勢下,環保行業怎能落后?
在“大數據”浪潮下,不可避免地,環保產業也要有意識地去運用科技,用好科技。智慧環保,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,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、監管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新模式,正在為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助推力。
業內專家指出,推廣智慧環保,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數據意識。全盤考慮科技運用價值,綜合規劃智慧建設和管理,充分利用“互聯網+”特性完成互動和協同防治,這就是用“大數據”的思維考慮“大數據+環?!钡倪\行方式。
信息化、系統化、智能化、數據化的改變已經不可阻擋,環保的“智慧”核心也逐漸融入各個領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中。智慧環衛、智慧水務、智慧能源等方面的延伸愈發凸顯。
環衛智慧作業機器人、無人駕駛小型掃路車等新一代環保設備的產生,為環境產業增添了更多人工智能色彩。